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07日 20:45
content="https://q5.itc.cn/images01/20251107/7188fde568554be38a2eedfc5d45e5e7.jpeg"/>
确实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让杨翰森现在就冲击NBA,颇有“拔苗助长”之嫌。核心原因在于,他与当年的姚明等前辈相比,在登陆NBA前,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、属于自己的“征服级”表现。
姚明在2002年以状元身份进入NBA时,是带着“CBA大满贯”的绝对统治力去的。他不仅在CBA总决赛中场均贡献41.3分、21个篮板和4.3次盖帽,率领上海队终结了八一王朝,更是早已在国际赛场上证明了自己。他的天赋、技术和对比赛的掌控力,在国内已无对手,NBA是他唯一且必然的下一站。
反观杨翰森,他无疑是一名极具潜力的新星,拥有出色的策应能力和篮下脚步,在CBA的第一个赛季就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成熟。然而,他尚未在CBA联赛中建立起真正的统治力。无论是个人数据(如得分、篮板),还是带领球队取得的战绩,都还未达到“征服”联赛的高度。他的天赋更多体现在“未来可期”上,而非“现在就已无敌”。
过早进入NBA,面对更高强度的对抗和更快速的节奏,他很可能因核心力量和经验不足而难以获得稳定出场时间。长期坐在板凳末端,对年轻球员的成长弊大于利。王治郅、巴特尔乃至易建联的经历都表明,只有在国内达到顶尖水平,才能更好地在NBA立足。因此,对杨翰森而言,当下最务实的路径是在CBA继续磨砺,强化身体对抗,提升进攻的稳定性和防守的覆盖面,先努力成为CBA的顶级内线。当他能像当年的姚明一样,在国内赛场上拿出无可争议的、具有统治力的表现时,那才是他挑战NBA的最佳时机。此刻若操之过急,确实可能重蹈“拔苗助长”的覆辙。